【不畏难 一起拼】人勤春来早 春管备耕忙-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

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凯发k8旗舰厅

您的当前位置: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凯发k8旗舰厅->民生新闻->正文

【不畏难 一起拼】人勤春来早 春管备耕忙

  人勤春来早,开弓即满弦。正月初八节后上班,全市各地农技人员及农业经营主体纷纷吹响新年奋战的“集结号”,为新一年实现新的跨越开好头、起好步。目前,全市83万余亩在田小麦、159万余亩在田油菜长势喜人,各地的设施大棚内更是暖意浓浓,一派丰收在望的场景。

14 拷贝.jpg

  宿松县复兴镇小孤山下宋君至的草莓棚里,游客在采摘草莓。

  应对寒潮保障忙

  2月5日正月初八,春节后上班的头一天,望江县华阳镇种植大户汪忠东的油菜种植基地内,农技人员正在指导汪忠东组织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做好油菜生长保障。

  “眼下正是油菜生长、春季田管的关键时期。我种了230亩油菜,实行稻油轮做,去年遇到了干旱,目前正抓住好天气,做好田间管理,确保油菜丰产丰收。”汪忠东说,从油菜目前的长势来说,他对亩产200公斤很有信心。

  望江是我市油菜第一大县,有油菜种植面积超52万亩。2月7日,寒潮来袭,为应对寒潮影响,该县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种植户,全力降低低温对在田油菜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下已进入春管关键期,我们指导大户进行叶面喷肥,增施苔肥,促进油菜生长,提高油菜的抗逆性,同时做好防寒措施,为今年油菜丰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望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檀朝清说。

  面对寒潮,大观区组织40余名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种植户,全力降低低温对0.57万亩在田蔬菜产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海口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蔬菜大棚里,白菜、莴苣、辣椒等各类蔬菜长势正旺。种植户王为科根据气温对大棚做好加膜、防风加固等工作。“农技人员还到现场对我们进行指导,保证蔬菜安全过冬。”王为科说道。

  “面对此次大幅降温,我们及时成立技术服务小组,深入各种植基地进行指导。首先保证蔬菜大棚内的温度,及时检查门洞、风口、棚膜、棚前沿等,防止大风灌入;其次通过多膜覆盖和加温补光措施,保证大棚的保暖性。”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吴中兴说。

  “后期我们还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持续开展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指导辖区种植户多举措提高蔬菜抗寒能力。”吴中兴表示。

14 拷贝.jpg

  复兴镇农户正加紧对小麦开展田间管理。

  田间管护备耕忙

  2月5日正月初八,春节后上班的头一天,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蓝莓种植基地的各个温控大棚内均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大棚内,基地负责人马大勇正带着工人们忙着为蓝莓树疏花、喷淋。“当下正是蓝莓生长的关键期,预计本月底果子就可以上市了,做好寒潮应对是关键。”基地负责人马大勇说,目前(蓝莓)长势很好,每株挂果约4斤,每株(蓝莓果)预计能卖100元。

  2024年,黄梅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种植大户投资2亿元,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栽种无土蓝莓,并配套自动化水肥一体化、自动化微喷、遮阳温控三大系统,建设标准化蓝莓生产加工示范基地。目前一期100亩已经建成,按亩产2000斤、一斤售价30元计算,产值达600万元。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黄梅村全力打造集良种繁育、规模种植、食品加工、休闲采摘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成功打造特色产业超1000余亩,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果。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0万元,人均收入达2.5万元。

  “我们大力发展产业,先后引进了小菊花、小辣椒产业,2024年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蓝莓产业,盘活村级100亩闲置土地,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目标。”黄梅村党委书记张平说,2025年蓝莓产业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黄梅村里有蓝莓,罗岭社区有小辣椒。2月5日正月初八,春节后上班的头一天,罗岭社区党委副书记汪海龙便请来了镇农委负责人阮航。

  “阮主任,(辣椒)种子已播下去好几天了,感觉没什么动静,您来看看把把关。”汪海龙说。

  “从种子到发芽有固定的生长周期,不能急。目前最关键的是做好保温和供水。”阮航回答道。

  小辣椒,大产业。近年来罗岭镇紧扣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目标定位,充分盘活闲置土地要素,引进种植成本低、采摘周期长、经济效益好的小辣椒产业,采取“村企共营”的模式,整镇推进、各村布局,累计辣椒种植2400余亩,建成运营辣椒烘干车间2000平方米、分拣中心900平方米,初步实现辣椒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品牌化布局。还有老字号胡玉美公司合作共建辣椒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开局即决战,冲刺开门红。”罗岭镇党委书记何承海说,今年该镇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小辣椒打造成镇域内富镇富民的支柱产业。

14 拷贝.jpg

  2月5日,基地负责人马大勇(左)和农技人员在查看蓝莓长势。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摄

  产业谋划发展忙

  春节期间,宿松县复兴镇小孤山下,宋君至异常忙碌。2024年,宋君至在小孤山脚下的套口村种起了草莓。春节期间,正是草莓上市的旺季,他的基地也迎来了采摘高峰。“基地有12座温室大棚,种植了‘红颜’‘梦粉姬’等四个品种的草莓,可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采摘购买需求。”宋君至说。

  春节开工后,来基地采摘的游客渐渐减少,他一方面做好大棚管理,一方面做好后期种植品种的谋划。“今年,我们还将种植圣女果、西瓜等品种,把基地打造成农文旅综合体。”宋君至说。

  复兴,是宿松县滨江农业大镇,有农作物种植面积约10万亩。2024年该镇依托小孤山景区、江外沙滩等旅游资源,打造采摘园、油菜花海等乡村旅游新场景,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成公园,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综合收入达1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

  “当前全镇8万余亩订单小麦已进入返青拔节期,我们正加紧引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为夏粮增产丰收打基础。同时积极谋划农文旅融合发展。”该镇党委书记陆克武说。

  咬定“金花”不放松。复兴有草莓,许岭有金银花。春节后上班后头一天,许岭镇宏兴社区黄坡组65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内,工人们忙着管护金银花苗。“我们种植的是两年苗,精心管护好的话,今年5月份就可以采花了。”宏兴社区党总支书记蔡友平说。

  许岭镇“无中生有”,持续六年打造金银花产业。目前全镇金银花种植面积超3500亩、产值超700万元、年带动就业超2万人次,形成了金银花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订单种植”模式,金银花已成为该镇名副其实的“致富花”。

  “人勤春来早,我们正在谋划和省农科院合作,改良土地,提高金银花亩产。”许岭镇党委书记余正强说,还将发动群众结合“摇钱树”工程在房前屋后全面栽种金银花,并建设镇级烘干房,真正让一枝花带富一个镇。


(全媒体记者 沈永亮 通讯员 徐宿海 胡欢欢 藕丹)

网站地图